從社會學觀點-談父母宗教教育的重要性

 

社會化(Socialization)是人類成長過程中一項很重要的經驗。舉個最簡單的例子:

父母常教導孩子們,當別人與你談話時,要禮貌地注視對方,老是低著頭,是很不禮貌的。

無疑的,家庭就是孩子們接受社會化的第一個場所;爾後,孩子們開始進入學校,接觸較大

的環境,較多不同的個體,經歷更廣泛和更複雜的社會化學習;逐漸意識到自己是社會的一

份子,瞭解社會化過程的必要性,為使個體能適應社會,在社會中求生存與發展,進而促進

社會的成長與繁榮。

在孩子們社會化學習過程中,扮演第一位指導者的,並不是學校的老師,也不是教會的神父

或修女,而實在是孩子們的父母。父母的教導與言行,往往成為孩子們的學習模式,對孩子

們的成長發展,俱有深遠的影響。有所謂:「有其父(母),必有其子(女)。」或「知子

(女)莫若父(母)。」父母的確是子女學習、模仿的對象,而且不單是兒子學習父親,女兒

模仿母親,更包括兒子與女兒,一起學習、觀察父親與母親之間的關係。孩子們不○關心父母

是否愛他們,更關心父母之間是否彼此相愛;父母是否生活得快樂;對自己個別的角色是否滿

意。換句話說,社會化學習過程,包括個人的人格發展和人際關係的適應。父母對自己角色的

扮演及父母的人際關係,恰恰成為孩子們最具體的學習模式。倘若父母親都滿意自己角色的扮

演,及人際關係-特別是父母之間的關係,自然而然,孩子們就容易以父母為社會化學習的典

範。

以下將分三個階段,談父母之間的人際關係,對不同年齡的孩子可能造成的影響。這三個年齡

階段分別為幼兒期、兒童期、和青少年期。

幼兒期:六歲以下的孩子。

對一個三、四歲大的孩子來說,其週遭的世界,大概就像我們走進一個原始森林一般;四周圍

的人物與事物,都是那麼的巨大;反觀自己,却是如此的無助及有限。「大人們」可以為所欲

為地做他們想做的,他們高興把我-小個體-放在那就放在那;要我上床睡覺,我就得乖乖地

聽話,跟他們爭也沒用,吵也沒他們大聲。唯一能做的,就是靜靜地觀察「大人國」;沒關係

,我有的是時間。

到底這些「大人國」在做些什麼?他們說:「不必理他們,他們還小,不懂我們在說什麼。」

不錯!他們說的我是句句聽不懂,然而他們的表情和動作,我卻一一看見了。爸爸接電話時的

面孔和吃飯時不一樣;媽媽化妝時的面孔和在與爸爸說話時不一樣;還有好多好多。不過,有

一個我最不喜歡,就是有一次,爸爸和媽媽在丟東西,媽媽拿東西丟爸爸,爸爸撿起來也丟

回去,他們的臉孔好難看。我一直哭,要他們不要這樣,他們都不理我,說我不懂他們在做什

麼。也許我是不懂他們為何不理我,但我知道我不喜歡爸媽丟東西。

為此階段孩子-尚未能夠通順地以語言表達他們的需要-學習的重點在於對外在世界的信任。

透過生活中長時間的觀察,包括週遭的環境和父母間的人際關係,他們逐步體驗外在世界給

予他們的感覺。因此對孩子們有正面幫助的,是溫暖的愛與安全、舒適的環境,以及父母親

之間彼此相愛、相敬如賓的人際關係。反之,有負面傷害的,是暴力、反覆無常、善變、和

不一致的教導。

及早建立孩子們對外在世界的信任與安全感,有助於他們的成長與發展。孩子們會以開朗的

心態迎接世界。促進社會化的學習。反之,承受了暴力、反覆無常的傷害,孩子們學習上就

容易受挫、停頓、或不正常發展;因為對外在世界的不信任,會經常阻隔他們與外在世界的

接觸。所以,父母的教導與人際關係的一致性,對此階段孩子是非常的重要;畢竟他們尚無

法瞭解「大人國」世界的複雜,尤其是動機與意圖。最淺顯的例子是:父母為停止孩子的哭

鬧,常使用「瞞騙」的方式,如「不要哭,待會買糖給你吃。」結果呢?可能根本無意買糖,

或者忘記了,卻給孩子們留下「前後不一致的印象。此外,父母之間教導的不一致,最容易

使孩子們無所適從;如媽媽說:該去睡覺了。爸爸說:沒關係,還可以再晚一點。」

兒童期:從六歲到十二歲的孩子。

當孩子們逐漸發現,以往的「大人國」世界不再是那麼的巨大,自己也不再是那麼的無助及

有限,一股湧自內心「躍躍欲試」的衝動,就會不斷地激發他們有「讓我來!」,「我也要

試試看!」的慾望;成就感的鼓勵及父母、長輩的稱讚,也加強這股慾望。孩子們開始意識,

自己不再事事皆依賴「大人」,有些事情憑自己的能力亦能處理得很妥當。同年龄伙伴的學

習,又讓他們瞭解所謂「公平」與「權力」的重要。新的經驗、新的感受、對孩子們社會化

學習是相當有益處。可是,一旦他們多次運用在家庭時,衝突便出現了。

父母認為,孩子們還是很依賴他們。對事情的判斷,分辨是非黑白,都需要父母的指導與保

護,以免誤入歧途。父母是過來人,所見所聞皆較孩子豐富,期望孩子們走的路也都是為孩

子好,總不會錯的。父母承認孩子是長大了些,有些事情的確能獨自處理;但缺乏經驗,易

於衝動,仍舊會經常犯錯。為了不使他們受到傷害,不得不對他們有某些限制,總不能凡事

皆讓他們嚐試,釀成大禍了才設法收拾殘局。至於公平與權利,父母並非不懂,而是孩子們

尚未具備成熟的能力並瞭解及善用;這二者,不純是單方面的享有,相對的,也有其應付出

的義務。以社會化學習觀點看,此階段孩子需要較寬裕的自由,容納他們有較多的機會嚐

試、犯錯、及學習。父母的教導與善意,無法取代孩子們的成長過程。父母是輔助者,能提

供幫助一段時間,但絕不是一輩子。較好的辦法是,預備好孩子們能夠獨自成長與發展,讓

他們敢於主動嚐試,不畏畏縮縮;勇於面對錯誤,經得起考驗;樂於接受學習,汲取豐富經

驗。不要忘記,父母教導的一致性,對此階段孩子依然是很需要的。

青少年期:十二歲以上的孩子

隨著年齡、生理與心理各方面的發展,孩子們已逐漸進入青春期,或所謂「小大人」時期。

他們渴望較多的機會,展示自己的獨立自主能力;對事物的判斷;一件事情的處理;朋友的

選擇;自我的生活安排等。皆在表達同一項訊息:我長大了。其實,這項訊息並非向父母示威

,也無意向父母證明孩子們已經不再需要他們。主要的,孩子亦是試圖要與父母溝通一些屬於

他們自己的想法。相信父母都殷殷期盼孩子們個個長大成龍成鳳。可是,一旦孩子們發出

「獨立」的訊號時,父母又顯得很矛盾。再加上,看到孩子們將注意力轉移到同年齡的伙伴

,不再像以往貼近在自己的身邊,更覺得自己似乎已失去孩子的依賴。這時,成為他們學習和

模仿的對象,反而是他們同年齡的伙伴。

一項不容否認的事實-父母與青春期孩子間的人際關係相當艱難。孩子們很想與父母溝通他們

的想法,但不得其門而入。他們需要人際之間溝通的技巧,包括說話的藝術,表達的能力,

與邏輯的思考,三者相互配合。甚至,他們不知道如何打開與父母之間的溝通管道;萬一摸索

時碰了釘子,豈不削減他們再嚐試的勇氣,孩子們的自尊心亦使得他們羞於再開口。

很明顯地,孩子們的確需要父母的幫忙,他們仍然非常渴望父母的愛、關懷、與教導-身教

重於言教。他們較願意從觀察父母的言行中,找尋父母的教導,替代服從式的遵照父母指示做

他們該做的。這正好成為父母與孩子們溝通的最佳管道-以父母的生活作示範。孩子們將來都

會經歷類似父母的人生歷程,開創事業,建立家庭,維繫人際關係。父母的生活就是最具體、

最貼切的模式,提供孩子們方向與比較。一來讓孩子們瞭解,生活的規律與安定勝於短暫的衝

動與刺激;二來也讓他們明白人際關係的維繫,紮實平穩勝於浪漫豪放。

總結以上三個階段,孩子們在社會化學習過程中,需要對外在世界的信任與安全感;較多的自

由嚐試錯誤和接觸外在世界;以及人際關係的溝通能力與技巧。家庭中,能夠滿足孩子們此三

種需要的,就是父母對自我角色扮演的肯定與滿意,以及彼此之間人際關係的協調與融洽。由

於個體的人格發展與人際關係的適應,非一朝一夕可完成;作父母的,雖已成年,也未必能夠

自信地認為已達圓滿的境界。因此,為幫助孩子們的社會化學習,父母亦需要學習。

父母的需要誰來滿足呢?教會。教會提供父母宗教教育,協助父母在人格發展方面,強化自我

的認識,釐清父母角色的扮演。於人際關係方面,加深個人與天主的關係,以此為基點,延伸

至夫妻、孩子、家人與朋友。唯有天主的愛,真正地能夠幫主我們認識自己,瞭解自己;同

時,關懷別人,願意與別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。這是天主給教會的禮物,給父母的禮物,

當然,也給新生的一代。不過,新生一代需要父母在生活中,實實在在地將這份寶貴的禮物,

展現給他們。另一方面,父母需要教會給予父母宗教教育,協助他們忠實地實踐這份愛。

 

註此文參考:Paths of Life –Parenting Program,by Jean Mar ie Hiesberger.Paulist Press198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