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圖看台灣

從古老的地圖中學習疼愛這片土地

幾年前,南天書局發行人魏德文在日本逛古書店時,發現一本一六七一年出版的英文課本古書(原版荷蘭文,一六六五年出版),他的眼睛馬上亮了起來。

這本書的背景是:一六四二年被國姓爺鄭成功逐出在台灣的荷蘭人,希望與新入主中清廷聯手,攻打台灣的明鄭王朝。整本書中,讓魏德文目不轉睛的,是幾張手繪當年台灣原著民生活的圖畫。

收集二十年 圖片數萬張

他想,這可能是東西方史料中出現最早的台灣原著民圖像,真是可遇不可求啊!當場他就決定不惜代價買下這本書。他把身上約合七、八萬台幣的錢都掏了出來,但還差很多。隨後,書店老闆感於他的誠意,答應讓他把書先帶走,欠的錢再補。

這是魏德文的本色,他在購買台灣的古文獻上,尤其是地圖、圖像、照片,花錢從不手軟,但他不喜歡以錢來談論價值,因為他花更多的是時間和精神。友人相傳,魏德文曾瞞著老婆,花了三十萬元,在國際拍賣市場上買了一本洋文散本古書,只為了書裡幾張有關台灣的圖片。

二十多年來,魏德文努力收集到的,以及從各地古書店、從國際拍賣市場高價購買到的,已有數萬張與台灣相關的圖片,以及數百張台灣古地圖,年代最早的可以早到一五五四年葡萄牙人繪製的東亞地圖。

求之不得 請畫家畫給他

魏德文的癡迷還不止於此。有一些特別珍貴的圖像,像一幅保存在荷蘭國家檔案館、手繪當年荷蘭人在台灣政經中心熱蘭遮城(今台南安平古堡)景像的圖畫,魏德文前往香港找到專業畫家,將之畫成油畫。

民國八十八年,魏德文榮獲第一屆台灣省文獻會傑出文獻獎。以「台灣古地圖、古文獻之收集與展示」、「持續致力台灣文獻史料收集、整理、出版、推廣的文化義工」的得獎理由,頒給這位具有使命感的出版人,實至名歸。

民國三十二年出生的魏德文,為新竹縣關西鎮的客家人,畢業於台北醫學院藥學系,一生卻投入出版事業。原來,他大學時代就在專門複印中國古書的出版社打工,接觸了出版和學術研究的領域。那個年代,美國興起研究中國的熱潮,但當時中國非常封閉,台灣於是被視為「小中國」,與中國研究相關的出版蓬勃發展。

學醫出生 卻改行做出版

畢業後,魏德文在外商藥廠做了三年,決定轉行做他最愛的出版。民國六十五年他創立南天書局,開始出版學術書籍。

事實上,南天書局常聚集很多國內外的學者和學生,已成為一個台灣研究的交流中心。一些日本學者都告訴日本學生,來台灣寫研究報告或做田野調查時,首先要去拜訪南天書局。

魏德文一邊經營書局,一邊收藏與台灣相關的圖像資料,經年累月下來,已發展出「從圖像看歷史」的功力。在他的小辦公室,看他翻開的古地圖,聽他講述另類的台灣史,最是有趣。

「這張是一五九二年明朝萬曆年間繪製的海防圖。你看,這是台灣,這是基隆外海的北方三島,這是淡水河。當時台灣被明朝稱為『小琉球國』,注意是「國」哦,台獨人士一定最愛這張圖了。」

「這張是一八九四年日本繪製的台灣全圖。一八九五年發生甲午戰爭,清廷戰敗,把台灣割讓給日本,其實早在一八九五年之前幾年,日本人就繪製了很多種類的台灣地圖,可見得日本人對台灣早就有野心了。」

「從地圖上來看,蘭嶼第一次出現在一六二六年西班牙人繪製的地圖,卻直到一八七八年才出現在清朝繪製的台灣地圖,相隔了兩百多年。蘭嶼與台灣、菲律賓巴丹島相近。清廷把台灣割讓給日本時,日本人曾與西班牙人談判,才確定蘭嶼歸屬台灣。」

魏德文這些寶貝,如何從私人收藏變成可以開放國人觀賞、學習的國家文化之產,那是他未來要努力的目標。

出處:90 812 聯合報    第九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