淡而有味

家是生活的基點 站穩了 人生也順了!

 

         綠樹濃密的城市巷弄裡,有一小片荷花田的庭園,是漢寶德教授的辦公室。透過錯落的荷葉,看見漢教授聚精會神地坐在大片落地窗裡看書。

      建築界備受尊崇,人文素養、學術兼備的大師漢寶德教授感性地說,他從前富錦街的家是很健康的,通風良好,早上有陽光,院子裡也栽種樹木,雖然屋頂漏水,孩子們勸他賣掉房子,漢寶德卻仍堅持保留下來,因為房子有太多與家人的回憶,「唉,每看一樣東西,就會想到以前的日子,」他捨不得。

       家,因為充滿記憶而存在。

        建築是從人生命的意義開始想。建築應該要跟文化有關聯。

    因為建築是人住在裡面,所以不要把人忘掉了,而每一個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,是主觀的。

    以前日子窮,所以建築講究實用和舒適。設計居家時,是從如何營造家庭器開始下手,例如會想到,父母希望跟孩子多講兩句話,會是在哪種情況下?通常是在餐廳嗎?會是什麼樣的餐廳?

    一百年前,美國現代建築大師萊特就倡導有幾建築。我詮釋他的概念,有機建築就是自然的觀念,把建築看成一個有生命的東西,一個有生命的居住環境,是人住在裡頭,促成生命的成長。我去參觀萊特居住的家,暖氣管是放在地上的,因此當你走在家裡,踩到地板上很溫暖,這就是最舒服的,家的感覺。

    若是家的各種方面都能合乎協調、美感,然後按自己需要,從視覺到聽覺徹底和諧,你會待在家中,不願意出去的。

    但是現在的人活得匆忙急切,來不及想健康與人的關係,只好從包裝上來想。

    我自己家是學生設計的,完工時我一看,好多投射燈,把家裡弄得像博物館似的,博物館的設計是好,但不大適合擺在家裡。

    家裡前面的一大片窗子也被割得七零八落,我坐在那,不知哪一扇是真窗,只好在牆壁上掛字畫。

    以前建築師很內省,美國很多城市都沒有搶眼的建築,大師的作品都很平淡。其實,我認為「淡而有味」才是最高的境界。

    在我看來,現代的人壽命似乎延長了,但是被藥物等人工方式延長的。我認為使用自然主義觀點的「淡而有味」來過日子,在加一點維他命,人才會真正活得更長一點。

出處: 2000年12月 康健雜誌